close
奧林匹亞數學競賽,每年都會舉行,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代表其國家來參賽的,
必定是「天才」級的學生;
那種,我們應該是一輩子都望塵莫及的人。

說他們是「天才」,有人覺得這名詞太沉重,
於是,現在多半以「資優」來代稱。
今天看完奧森(Steve Olson)先生所著的
「數學高手特訓班」。
主要是說明第42屆奧林匹亞數學競賽,
美國代表隊的組成與參賽情況;
發現其中有三位選手均是亞裔美國人
(包含中國、越南、韓國移民)。

不過,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在六題題目中,這些來自各國的菁英們,
大部分就讀高中的階段,
居然能用各式各樣的數學公式解題,
而且是用最簡潔、最出乎人意料的方式,
有些方法的解題,還是連評審都沒想過的。
老實說,我看到這六個題目,
沒有一個是我能解出來的,
雖然,書中有告知美國參賽隊伍的解法,
不過,大多我都不能理解,實在是太高深了。

有時候,真羨慕這些人,能擁有非凡的頭腦,
看他們運用簡單明瞭的解法看到數學之美,
也令我嚮往不已!
我想,這一生能讓我窺看到一次數學之美,
就不枉此生了!

說歸說,其實書中有提到,要成為小提琴獨奏家,
21歲以前累積練琴時間必須達一萬個小時左右,
才有辦法達到他們舉世震驚的成就。
也就是說,累積自個喜愛領域十年的練習和經驗,
這樣換算下來,每個禮拜約練習20個小時,
大概每天要練習3個小時左右,
我們就有可能達到跟天才們一樣的境界,
像是書中研究莫札特,
也是經過約十年的練習與經驗累積,
才能寫下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曲子。
所以,我們自己不可以妄自菲薄,認為自己做不到,
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
我想這是我從書中得到的最大啟示,分享給大家!

這是我一年一百本書計畫的第十三本:
《數學高手特訓班》(Count  Down);
Steve Olson著;齊若蘭譯;遠流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精靈無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